北京3月1日電 (記者 杜燕)北京將推動“機場—市區”沿線消費要素集聚,提高“雙樞紐”市內通達度,抓緊推動首都機場線東直門站行李托運項目建設和運營,探索在三里屯、CBD、望京、第四使館區等國際旅客集中的商圈設立市內值機點,開展“消費+預辦登機”一體化試點。同時,推動國際消費向市域串聯輻射。
今天,北京市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打造“雙樞紐”國際消費橋頭堡實施方案(2021—2025年)》的通知:北京將集中力量在首都國際機場、大興國際機場“雙樞紐”和兩個臨空經濟區(以下簡稱“雙場+雙區”)加快建設國際消費功能區。
《實施方案》提出,“雙樞紐”將串聯激活若干消費微中心,形成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強大牽引力。
提高“雙樞紐”市內通達度
北京將完善交通基礎設施網絡,暢通國內外旅客抵離通道,促進機場、商業、會展、商務等設施與市政交通互聯互通。
北京將加快“雙樞紐”軌道交通建設,研究加強新國展至首都國際機場陸側快速連通,推進軌道交通大興機場線北延項目建設。
北京將以大興國際機場為核心,圍繞“五縱兩橫”立體交通網絡建設,進一步完善與雄安新區及津冀重點城市交通連接。
北京將加強城市軌道交通建設,推動實現鐵路、機場巴士等多種交通方式立體接駁,服務跨區域消費人群便利流動。
依托城市航站樓建設重要消費節點
北京將加快市內登機通道建設,疊加消費設施,促進與周邊商圈互聯互通,完善城市航站樓“市內消費+預辦登機”一體化消費功能。
一方面,北京將加快推進麗澤城市航站樓項目建設,強化商業、休閑、娛樂等消費功能,打造復合立體的城市活力中心。
另一方面,北京將抓緊推動首都機場線東直門站行李托運項目建設和運營,探索在三里屯、CBD、望京、第四使館區等國際旅客集中的商圈設立市內值機點,開展“消費+預辦登機”一體化試點。
串聯區域消費微中心
北京將推動“機場—市區”沿線消費要素集聚,帶動形成一批專業化、特色化區域消費微中心,激活沿線發展。
其中,充分挖掘南中軸及其延長線的“國門”優勢,加快重點鎮區和功能組團開發,承接國際航空服務、國際交往、消費和文化旅游功能。在大興國際機場沿線,聚焦大興新城、亦莊新城、運河商務區以及天宮院、方莊、長陽等南部大型居住區,增容特色消費元素,激發消費潛力。
在首都國際機場沿線,重點在第四使館區以及東壩、回天等東北部大型居住區,建設一批新型消費微中心,與三里屯、CBD等重點商圈相互賦能、協同提質。
推進國際文化旅游消費全域發展
北京將沿客流通道布局文化旅游特色產品和服務,打造一批精品旅游線路,助力國際文化旅游目的地建設。
其中,完善“雙樞紐”入境游商業接待體系,提升機場旅游咨詢服務國際化水平,強化沉浸式、體驗式文化旅游宣傳推介,增加“雙樞紐”至環球度假區、CBD商圈、三里屯商圈等的國際消費專線巴士。
北京將打造機場—市區優質品牌展示消費帶,鼓勵企業沿線布局品牌形象店,推動國際消費向市域串聯輻射。
北京將用好京津冀144小時過境免簽政策,鼓勵京津冀企業聯合開發聯動天津港、五大道、承德避暑山莊、北戴河等京津冀重要旅游目的地的過境免簽旅游產品,打造國際中轉旅游目的地。
優化國際消費營商環境
北京還將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和政策創新,研究推出國際航空客貨運發展支持政策。逐步建立精準高效公平的國際航空客貨運發展政策支持體系,不斷改善北京航空業營商環境,提升國際競爭力。
其中,北京將研究制定航空客貨運發展的支持原則、范圍、方式等政策框架,構建精準化支持體系,推動形成屬地和民航支持政策合力,營造行業全鏈條各監管和運營主體共同支持航空客貨運發展的政策環境。
北京將研究支持航空貨運地面服務設施、信息化系統、安檢技術和設備等建設,推動國際航空運輸薄弱環節改善。
北京將圍繞跨境電商、冷鏈物流、航材運輸等發展潛力突出的重點領域,采取有針對性的支持政策,培育壯大北京市特色航空物流產業體系。
北京還將探索建立“雙樞紐”國際消費統計體系。開展“雙場+雙區”國際消費功能區統計監測,并作為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統計體系的重要內容。探索建立衡量“雙樞紐”消費國際化水平、消費資源配置能力、消費輻射帶動作用等的評價體系。
加強政策協同創新
北京將加強政策協同創新。堅持高水平對外開放,發揮“兩區”和臨空經濟區政策疊加優勢,完善跨部門、跨區域管理體制,深化區港協同發展協商合作機制,打造國際消費營商環境示范區。
其中,北京將推動臨空經濟區、自由貿易試驗區制度創新清單任務落地,推進國際消費政策先行先試。
北京將完善與首都機場集團、基地航空公司等的協調機制,推動信息互聯互通,提升協同服務效率。
北京將率先在臨空經濟區加快推進告知承諾制改革,推動全部依申請政務服務事項和證明事項實行告知承諾制,加快推進“風險+信用”分級分類監管,先行先試國際經貿新規則新標準,建設開放高效的國際消費營商環境。
北京將完善大興國際機場臨空經濟區聯合管委會和大興國際機場綜合保稅區管理機構組織架構。
北京將深化實施臨空經濟區重大企業投資項目機制創新,對于專業性強的重大產業項目,臨空經濟區管委會及平臺公司重在保障配套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項目具體功能、建設方案等由專業化、市場化、國際化的企業主體負責研究論證并組織實施,以政府職能轉變帶動重大項目高質量落地建設。
根據《實施方案》,到2025年,北京“雙樞紐”國際消費功能區基本建成,成為聯動京津冀、服務全國、輻射全球的具有中國特色的世界級國際消費樞紐;國際一流的營商環境基本形成,國際消費容量和能級持續提升,建成兩個千億級商圈,消費對區域經濟拉動作用顯著增強。